2022-03-21 17:14:50
分享
古典诗词中,诗人的潇洒和狂狷,往往和他们的喝酒的方式有关。诗无酒不成行,词无酒不成阕,无酒,文字都干枯。有了酒,酒就成了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“诗化存在”。以酒为中心的“酒”情境,情结,情景,情趣就构成了一套“文化符号”。这套符号把与酒有关联的种种“语境”化为“典故”,典故的容量很大,在中国特有的被称之为中国“审美金手铐,玉脚镣”的格式:即只能在规定的字数,规定的“平仄”和“韵脚”的约束下进行韵文创作的“技术难度”面前,诗人自然而然地发育了用典的“创作手法”。
作为一种文化现象,人类的思维是从具体到抽象,从现象到理论,由表及里,从形而下到形而上。艺术的创作并不是创作现实,现象,而是创造表达现象的“象征符号”体系。这个体系的源头就是人类的实践,从实践中,人对现象进行思考,加以描述,归纳,总结,赋予名称,形成体系。中国的文化符号很独特,它的文字具有单音节携意的“节韵律动”的特点。把一个故事“塞进”四个字的“载体句套”,(不限于四个字,但以四个字为主,)叫成语。在古代书面语言中,用典是思维的“捷径”。最早的典故是来自民间创造的诗歌和宫廷的采风的文字记录,古代文献中保留的故事和传说。后来的各个文字创作的时代都不断地贡献自己时代的“典故”。只有在文学交流的主流中得以“流通”的典故,才可能生存下来,成为“currency”(通货)。中国古典文化传承就是通过这些“典故”,通过浓缩在“成语”中的故事和现象,寓意和价值,来传递前人的“文化遗产”。古典诗词歌赋等文学创作的方法之一就是大量地“收集”这类“文化通货”,并把这些文化通货嵌用在自己的创作中。嵌用的方式当然不只是照搬,而是“化”,翻用,反用,或出新。
古典文学中对酒的“认识,反思和反省”,一旦诉诸文字,就是以“酒”为“枢机”的“符号体系”。 酒在中国的历史太久远了。文学中脍炙人口的“成语”,比比皆是。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杜康是什么呢,就是“罐装成语”的“酒”典故。凡是没有注解就不可能看懂,就可能造成理解“难度”的“词汇”,都可能是“成语典故”,都是“浓缩”文化符号。
典故有熟典,生典之分。 熟典脍炙人口,流通广泛,解读流畅。而所谓生典,也就是冷僻的典故。冷僻的典故是因为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曝光率不高,使用的几率低,是属于不常用的。 要知道一个冷僻典故的意思,必须有“注解家”专门一一拈出,一个“四字”成语,往往要多个字才能解释清楚,甚至可能需要写成一篇文章才能说清。但是一旦一个典故演化成了“成语”典故,它就可以以四个字来把作者想说的意思概括出来,其经济适用,画龙点睛,一针见血,一语中的,是表达的“捷径”。
举例:杜康之典出何处呢? 酒的“诗意”表达最著名的成语之一就是曹操的诗句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杜康是谁?杜康是中国传说中的人物,相传善于造酒。有说杜康是酒的发明者,因此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,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[1]。擅长造酒的杜康是否真有其人仍不得而知,甚至杜康的生卒年代、生平、身份等等谜团自古即众说纷纭。宋人高承《事物纪原》称:“不知杜康何世人,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。”(引自维基百科)
酒被诗人化入诗句,成了朗朗上口的‘套语’,并造成了不少经典式的“酒语境”,而诗人本人也因饮酒的独特“款式”,成为酒典故的“出彩”代言人。李白的“将进酒”:
君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。
君不见,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。
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
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
岑夫子,丹丘生,将进酒,君莫停。
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侧耳听。
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
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
陈王昔时宴平乐,斗酒十千恣欢谑。
主人何为言少钱,径须沽取对君酌。
五花马,千金裘,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销万古愁。
“金樽对月,一饮三百,长醉不醒,斗酒十千,同销万古愁,都是脍炙人口的“熟语”,可以信手拈来,进入“口语境界”,因而成为“使用率”极高的“套语”。
刘伶是著名的“诗人”,他和酒的缘分与他和诗的缘分同样富有“传奇色彩”。于是他的酒“范儿”,就成了一种酒的 名字“刘伶醉”。他本人也成了“文化符号”,成了酒文化“符号”。刘伶醉,系中国巨力集团刘伶醉酿酒股份有限公司酿制的特曲名酒。徐水酿酒有千年的历史,刘伶醉酒的故事流传至今。刘伶,字伯伦,安徽宿县人士,晋朝的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由于他不满晋朝统治者的专权横暴,千里迢迢来到河北省徐水访友张华。张华以当地佳酿款待,刘伶饮后倍加赞赏。据《徐水县碑志》载,刘伶常“借杯中之醇醪,浇胸中之块垒”,并乘兴著诗。诗中道:“捧瓮承槽,衔怀漱醪”,“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兀然而醉,豁然而醒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太行之形,不觉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”刘伶死后葬于徐水,其墓至今尚存,为河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后人还为他建立了《酒德亭》。